赛迪党建

党建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十九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来源:赛迪智库    作者:张金颖   投稿时间:2021-06-2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二O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作出战略部署,擘画了我国未来五年以及远景发展新蓝图。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阐明的今日中国新坐标。“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创新作为核心任务,带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一、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国今天进入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凸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要求我们必须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我国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科技创新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二、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肩负重要历史使命。全会提出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使我国电子信息领域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面临更多挑战和考验,具有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必须把握产业发展新趋势、树立新思路、采取新举措、突破新技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电子信息产业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早日引领电子信息产业突破核心技术,增强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大投入,多方合力,增强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历史经验表明,集成电路产业从来不是在一个完全开放、市场化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产业政策和政府干预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后发国家和地区不仅需要自主发展的决心、艰苦奋斗的恒心、赶超成功的信心,还需要强大持续的资金、迭代演进的技术、素质达标的人才、产用联动的市场,将资本、技术、人才、市场四大要素合力集聚,才可能实现成功的赶超发展。

相较于美、欧、日、台等集成电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整体水平和以高通、英特尔、台积电等跨国巨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生态,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仍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人才引培方面,目前我国集成电路全行业人才缺口较大,对于全球行业领军人才、灵魂人物招引力度不足;资本投入方面,资金体量和集中度远远无法满足集成电路研发和生产需求,社会资金进入积极性不高;技术创新方面,“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联动的创新链条未形成合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数量偏少,难以发挥企业在尖端工艺和产品创新方面的积极性和带动能力;市场机制方面,整机应用环节需求与上游芯片、原材料等的研发创新存在较严重脱节,国产化替代实施难度大、效率低。

针对上述矛盾,需进一步完善资本、技术、人才、市场要素储备,推动形成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良性发展环境。一是推动社会资本涌入,形成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进一步宽松财税政策,用好政府和市场两个渠道、两种资本解决企业投融资难问题。二是推动产学研协同攻关,形成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从专项工程联合攻关、产教融合、海外研发等环节建立全流程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联动协作。三是建立开放型大人才观,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面向短期、中期、长期三个发展阶段,做好产业急需人才,国际领军人才、高校基础人才的引进培育工作。四是以整机应用需求为导向,推动国产自主芯片适配应用。促进集成电路设计与整机需求相衔接,建立上下游协同联动机制,建立芯片和基础软件应用生态体系。

通知公告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