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6日至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全会高度评价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并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作为从事军工领域工作的一员,我着重对《建议》中有关在新的历史起点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战略部署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学习。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这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教训换来的,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强敌的经验总结。基于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之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把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议》对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做出了深谋远虑的部署,明确了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战略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建议》提出,要“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高度,统筹发展和安全、将中国梦强军梦融为一体立起的执政兴国大方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要求以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目标指向。只有同国家现代化发展相协调,搞好战略层面规划,才能形成国防和经济两大体系协同互动的良好格局,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整体战略能力。立足军地战略规划搞好布局衔接和任务对接,深化资源要素共享,完善军民需求对接机制,加速技术、人才、资本、设施、信息等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和高效配置,正是我们信息服务中心团队努力追求和探索的方向。
武器装备是军事斗争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但军工行业却是高度景气向上,同其它行业相比,具有比较优势。军工行业迎来了发展的历史机遇期,要由过去跟跑,逐步实现领跑甚至反超,坚持自主可控,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为支撑装备建设和管理的军工人,我们必须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机制创新、能力提升,助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伟大事业。(信息服务中心 宋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