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党建

党建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书香“三八”征文一等奖----有母亲的地方才是家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作者:管宁静   投稿时间:2013-06-09

      我是幸福的,因为我拥有两位疼爱我的母亲。除了生身母亲外,我还有一位老妈妈,就是我的奶奶。
      妇女节是我容易忽视的节日,我从没有在这一天好好表达过对她们的感激之情。就在今年三八节过后的第四天,我得知奶奶病逝的消息,从没想过她会走的如此突然。
      最近,脑海里总是有一个镜头在不停回放:那间熟悉的老屋,奶奶坐着垂泪,我蹲在旁边。奶奶边摸着我的头边叹息说:“唉,我就是你的老妈妈啊。我不在了,你可怎么办……”
      人一旦上了年纪,就常常会把死亡挂在嘴边,以至于小时候的我极其没有安全感,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奶奶,找不到就会大哭。这种害怕心理在我幼小时每天都伴随着我,晚上睡觉时会担心奶奶突然离世,早上起来后看到奶奶还在,才会放心。
      奶奶的一生充满苦难,她守寡了大半生,年纪轻轻就开始独自抚养七个子女,到了晚年又要照顾我。童年的我因父母离异性格格外孤僻,父亲将我丢给奶奶,偶尔回去一次,后来他另组家庭,我就更加不能被接纳。直到我十二岁时,有一天母亲说,你过来我这边吧。
      我记得那天奶奶送了我很远,走到一个岔路口,她停下了脚步,用嘶哑的声音嘱咐说“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当我回过头,看到她站在那里挥手。儿时的我并不知道这次离开会是远行,我安慰道:“奶奶,我过几天就回来看您。”可是过了好几年,我都没能回去。人生有太多不能解释的无奈,我和奶奶就像天上的云,散开就难重聚了。
      从此以后,我口中的“家”成了“奶奶家”,母亲花了很长时间纠正我对家的定义,她说,现在这里才是你的家。
      与母亲相聚后,我同她的关系变得微妙,时而近,时而远,她越加管束,我就越挣脱,后来,我成了那只飘向远方的风筝。她是个要强的女人,心底最柔软的情绪只有在某些时刻才散发出来。记忆中的某个傍晚,上初中的我回家后发现忘带钥匙,由于母亲出差,第二天才能回。我初到那座陌生城市不认识一个人,就在楼梯上坐了一夜,邻居早上发现了才带我进屋取暖,母亲回来后抱着我哭了许久。这是我所见到的她少有的脆弱一面。
      以前,我认为没有什么能击垮她,可是近几年,我不得不接受母亲正在老去的事实,她带上了老花镜,走路速度慢了,买菜要用布袋推车了……过段时间再见,发现母亲又老了许多。
      奶奶的突然离世,让我对母爱,对家有了新的领悟。前不久,二姑妈在奶奶走后说了“娘死女散”这四个字。母亲转述给我听,无限感伤:“是啊,不管多大年纪的人都需要母亲,你外婆要走了,我也没地方去了。”
      渐渐我明白,有母亲的地方才是家,即使被伤害过,最终她们还是会像我们初生时那样爱着。正如母亲所说,“水是自上而下的,从没听说过水是逆流的,母爱就像流水。”
      作为女儿,我是幸福的,当我回家时依然是那个长不大的孩子,母亲永远站在那里。或许我们难以做到理解,却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陪陪她们,不留遗憾。
 

通知公告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