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is an amazing place.”每当跟外国朋友聊起中国,我常常听到这样的评价。也许不久前,这句话还是对中国灿烂的历史文明和独特神秘文化的仰慕,而今天,这句话更多包含了对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和社会变革的赞叹。
经过长久的国外漂泊,回国不久即迎来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能够近距离聆听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针,我感到非常庆幸。赛迪工会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让我有机会了解并学习十八大的会议精神。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是十八大的鲜明主题。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目前的政治制度是一党领导多党合作,这是由我国的近代史决定的。辩证的看,这种政治制度有其优缺点。我国目前能取得如此辉煌的发展成就,是与此政治制度密不可分的。一党领导在执行国家大政方针上具有高效性,能迅速调集各种资源进行重大项目的集中开发建设。这在我国目前争分夺秒发展经济的时期,是尤为宝贵的优势。大到各个“五年计划”,航空航天科技,尤其是近年曝光的四代战机研制和北斗系统组网,小到六天建起十五层旅馆,这些成就的建设速度都让西方瞠目结舌。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民主问题着手,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们国家已经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所谓民主发展模式,就是指在实现和发展民主的进程中,由于采用的途径、方式以及建立的民主制度与别人不同,从而具备了一套系统的、稳定的鲜明特色。
民主是个好东西,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会更加强烈,更能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工作热情,在正确的国家发展方针指引下,我国的生产建设将更加稳步坚实。然而,什么样的民主制度适合中国呢?有人觉得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制度一定是好东西,对中国一定适用。让我们看看今天的俄罗斯和其他原苏联的东欧国家,他们都早已实行了西方民主制度,但是经济却停滞不前,社会问题繁多,各类社会矛盾比较尖锐。许多在我国存在的社会问题,在那里也很普遍。纵观现在的发达国家(除了日本和德国,他们在二战战败后被迫发展民主制,后来得到了美国的经济援助),他们实现民主制发展也不是一簇而就的,而是在国家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民主制被重视并逐步发展起来。可见成功的民主制发展是需要有物质基础的。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正是我国积累资本的绝佳时期,必须要保持稳定(包括社会、经济和政治稳定),稳定才能发展。反之,如果此时贸然发展西方民主制度,可能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各行各业都将受到巨大冲击,国家发展可能就此停滞。而这正是某些对我国不友好的国家日夜期盼的,他们必然会在各个层面煽风点火,制造更大的混乱,试图让明天的中国变成今天的俄罗斯,从此一蹶不振。
目前没有可以证明的更好的政治制度,也没有任何可以证明的政治体制可以发展中国。拉美国家独立一两百年,基本模仿美国的政治体制,却没有一个发达国家。同样的,南亚国家模仿英国,也没有。原苏联的东欧国家在经历剧变之后也同样发展迟缓。相反,中国通过不断的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却得到了飞速发展。我认为,西方的民主制度看上去挺好,但并不都适用于我国,毕竟我国有五千年文化思想底蕴,有自己的人文理念。我们不该照搬西方民主模式,他们的制度并不完美,在很多时候会有掣肘现象。比如,在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中,繁琐的审批制度、政客无休止的扯皮,优越到近乎享受的施工工作氛围,使项目竣工遥遥无期,以致民怨颇深。
因此,我国只能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就眼下而言,我国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人大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认真开拓既有制度中尚未开发的空间。
在民主政治制度发展过程方面,我国也面临着一系列的考验。比如,如何在推进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处置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民主是政治稳定的长久之计,但是民主化的道路却可能充满着风险,因此民主化的进度必须考虑现实的承受能力。又如,如何处置民主发展与其他目标的平衡?民主虽然重要,但对于当下我国的发展而言,它不是唯一的目标。因此,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与其他方面兼顾起来。
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经验表明,只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善于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在中华大地上逐步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