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党建

党建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服务企业转型振兴

来源:    作者:物业党支部书记 杨红   投稿时间:2017-11-30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在这里习总书记特别强调了“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人才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才工作作为强国战略,视野开阔、思想深刻。既有深邃的历史眼光,又有深刻的时代洞察力。
 

  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企以才兴,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的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企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
 

  企业要发展必须依靠充裕的人才作保证。这需要企业在进行人才工作时要理清思路,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一起抓,开发好企业内外两种人才资源,建设好企业高管人才、经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突出造就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两高战略重点,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四个不唯,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实施人才战略,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要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机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坚持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推进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努力营造人尽其才的企业用人环境。从管理体制、工作环境、舆论氛围、创业条件、薪酬待遇和后勤保障等方面,构建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磁场,使企业成为人才施展才华的大舞台。用人才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要为人才提供舞台,减少后顾之忧;要重视激励;要将人才的使用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在推进企业转型发展中作出积极贡献的都是企业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全面辩证地看待人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一个人,要从主流和大节上去看,看他的全部工作和一贯表现。如果只看一时一事,对人才求全责备或以偏概全,就容易埋没人才。看人才首先要看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人才的类型不同,成才的道路不同,其成长规律和特点也会有所不同,用一把尺子、一个模式去衡量和使用人才,不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和个人特性。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尊重人才的专业建议,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一视同仁地为各类人才提供服务,关心爱护人才的健康成长,积极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人从性格、气质、兴趣到专业都有着巨大的差别,真正什么都懂的通才很少,绝大多数是某方面的专才,有些人也许适合从事技术型工作,有些人也许适合于经营工作,而有些人在管理岗位上能够发挥其专长。用人必须用其所长,发挥他们的优势,防止用其所短。如果能各尽所长,对于企业的发展显然是有利的。要对人才进行正向激励。用适度的、科学的物质激励,政治地位激励又可以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使真正的人才有一种追求,有一种向往。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不成才就要追问是否企业制度和机制不科学,环境不够好,不能只怪个人,恨铁不成钢。要切切实实制定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把每一个人的潜能和价值都充分发挥出来。出了问题也应该进行责任追究。责任不清、赏罚不明、分配不体现贡献,就是培养懒汉,就会窒息人才的创新创业冲动,因此,要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发挥作用的长效激励机制。古人云有非常之人,然后才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才有非常之功,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服务企业转型振兴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他关乎企业的命运,对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民族强”。我们清楚的知道人才对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必定谨遵习总书记的教诲,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知公告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