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党建

党建首页 > 动态 > 主题教育心得感悟 > 正文

修正学习方法,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三十讲》第十讲的心得体会

来源:    作者:王乐   投稿时间:2019-07-25

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在全院深入开展,我带领智库三支部全体党员干部按要求、按步骤,积极主动的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经过短短两周的学习,总结了几点学习方法和体会。

(一)带着问题,追本溯源的扎实地学

结合院理论中心组第七次学习的主题,我给自己的学习先设定了几个问题。包括:“新发展理念”是何时提出的、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高质量发展”又是何时提出的,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些概念和思想的提出,所经历的发展历程和历史脉络又是什么样的?

带着这些问题,我翻阅了相关的讲话和文件原文。了解到习主席在2015年10月,《十三五规划建议》说明中指出“发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10月29日,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会上讲话时,他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6年1月29日,习主席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更强调了“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中,则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制”。

在学习中,我也发现大家经常会在网上找一些别人整理好的图解、提纲、要点、关键字或音视频课件,也有很多参考试题,但如果只学习概要和提纲,而不认真的学习原文,就会本末倒置,就很难做到“学懂,弄通”,甚至很快就忘记或混淆了,对于准确的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失去了连续性、系统性。要想学得扎实就必须追本溯源,最好是能结合党史、军史、政治背景、国际形势等要素来学。

(二)聚焦问题,横纵交叉的拓展着学

记得我们上高中时,老师就经常教导我们,要学会“先把书学厚、再把书学薄”。现在,我们开展的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聚焦一个关键问题,翻阅相关的经典著作,查阅周边评论解读,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把握。仔细研究以此次教育活动所列的学习资料清单,就会发现这些著作之间彼此相辅相成、各有侧重、互为补充。

其中,《三十讲》全面系统的解读新思想;《学习纲要》结合最新形势高度的提炼概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卷,原汁原味,生动丰满,分类汇总;《重要论述选编》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按时间序列,脉络清晰。学习的时候,再把这些书籍与党章、十九大报告等结合起来,横纵贯穿着学。

例如: 聚焦“新发展理念”这一问题,我选取了《三十讲》中的第十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治国理政》的第二卷第六章;《学习纲要》的第九章(91)(92)条。这样对照学习下来,既能了解概念的源头和发展过程,也能从不同的角度领会核心和要点。

利用上下班的时间,采用收听APP音频的方式,细细品味《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深入理解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等几篇文章,被习主席的旁征博引、议古论今、有理有据、亲切生动的讲话所打动,对新发展理念有了完全不同的认识。

(三)挖掘问题,结合实际工作思考着学

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继续深挖下去。边学习边思考,尝试着从宏观问题透视出微观问题、从全局问题发现局部问题、将大问题划分为小问题。

再次围绕“新发展理念”这个问题,结合当前国际形式和工作重点深挖下去,可以非常容易的就找到学习所能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建议。

一是创新问题。想想我们的工作。赛迪智库的研究成果是否准确把握了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与国际的差距,为我国政府在创新工作部署方面提供了有效建议,还只是在闭门造车、高谈阔论,提供了很多不切合实际或纸上谈兵的研究报告? 软科学研究处作为职能部门,自2011年成立以来,是否秉承了“不忘初心”的服务宗旨,管理工作机制和方法是否有所创新?二是协调问题。 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是否做到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是否合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来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各部门之间,作为服务与管理的矛盾统一体,是否做到了有机的协调统一?三是开放问题。我们的业务发展是否做到了引进来、走出去?是否解决了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四是共享问题。赛迪智库和赛迪顾问的业务之间是否实现了共享?院研究版块与媒体版块之间是否实现了共享?

一言以概之,从短短两周的学习中,我反思和检视出很多问题,都得益于更加全面系统的学习和调研。但这还远远不够,在接下来三个月的专题学习中,我还将不断的修正学习方法,确保学习的每一步都能“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务必打好学习教育的基础,用好调查的手段,找准问题的根源,抓好整改的落实。(理论中心组学习(不忘初心第2次集体学习)学习体会 文/智能第三党支部书记 王乐)

党务工作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