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正当其时。在今年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为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赛迪时代党支部以五一小长假为契机,面向全体职工组织开展“学党史 跟党走”红色足迹系列分享交流活动。职工们在五一假期里走一走,看一看,自觉利用身边丰富的红色资源进行学习后,进行了一次热烈的集体分享交流。
大家有的是游览红色旅游景点、参观纪念馆或革命胜地,也有的是参加爱国教育实践活动、观看红色爱国电影等等,热烈分享了自己踏寻的红色足迹背后的党史故事和英雄事迹,在交流中学习百年党史,汲取精神力量。
顾朝旭分享了她前往门头沟区革命纪念地——王家山惨案发生地的足迹故事。抗战时,王家山村中有40多户人家,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王家山村形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和坚固的战斗堡垒。日伪军把王家山村的干部和群众看成地方“治安”的眼中钉,千方百计要扑灭王家山村的抗日烈火。1942年12月12日将近黎明时分,日伪军进村,挨门挨户搜人,在村党支部组织下,青壮年躲过敌人的围堵,退进了深山,但日伪军以开会为名,将没来得及逃出村的百姓全部赶到村东头临街的两间小茅屋里,死死关住屋门,门外四周架起机枪,径使42名无辜群众葬身火海,17户人家从此断了香火。1977年9月,为纪念王家山惨案死难的同胞,在村中树立纪念碑,纪念碑正中间竖刻“双十二惨案纪念碑”八个大字。

顾朝旭分享门头沟王家山惨案发生地的足迹故事
吕雅男分享了她在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的足迹故事。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田庄村,以其创建人——门头沟区第一位中共党员崔显芳的革命事迹为主线,集中展示了京西山区中共组织创建和成长的光辉历程。1926年,京西第一个中共党员崔显芳在家乡田庄村创办了田庄高小,宣传党的主张,进行革命教育,积极培养革命力量,先后发展了魏国元、赵曼卿等一批共产党员,使革命星火在京西点燃。田庄村成为京西第一党支部的诞生地,在京西革命史和党建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吕雅男分享京西第一党支部与首钢园的足迹故事
同时吕雅男也分享了她游览石景山首钢园区工业遗址的感受。首钢从1919年北洋政府筹建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它在我国炼钢史上都占了重要位置。作为中国大型钢铁集团之一,高峰期拥有员工20万人。北京申奥成功后,为了改善北京整体生态环境,2010年底,首钢石景山园区全面停产,10万首钢人用5年时间把钢铁产业从北京搬迁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的曹妃甸。通过高耸的锅炉、锈迹斑斑的冷却塔、残旧的运输廊道、铁路专用线、管线等,让我们体会到了这里不一样的工业气息,也唤醒人们对那个火红年代的记忆。
卢许分享了他在长沙红色之州——橘子洲的足迹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问天台。民国二年至七年(1913—1918年),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就读,当时的毛泽东为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经常与同学游过湘江,到橘子洲头开展各类活动,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在橘子洲头明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经常站在橘子洲头思考改变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后来,毛泽东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建问天台,就是来自这个缘由。

卢许分享了长沙红色之州——橘子洲的足迹故事
王静分享了她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感受。军事博物馆馆藏文物以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史、中国古近代军事史和世界军事史为主,馆藏文物包括飞机、大炮、舰船、导弹、枪械、文献、资料等,参观中学习了解了众多军事知识和重要的历史事件,对我国国防建设及我党、我军革命奋斗历程有了更深入的感触和体悟,接受了一次红色教育精神的洗礼。

王静分享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参观感受
交流活动中,高苗苗、刘子涵还介绍了他们在家乡的红色展览,刘洋分享了她假期里观看红色电影《悬崖之上》的体会。
赛迪时代党支部开展的“学党史 跟党走”红色足迹系列分享交流活动,是本支部的一个持续性的党史学习交流活动,大家通过在假期、周末等工作之余对红色足迹的踏寻,来定期开展交流分享,进一步加强职工对党的认识,牢固树立跟党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