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党建

党建首页 > 支部活动 > 正文

胜利源于信仰与坚持

来源:通信产业报    作者:舒杰   投稿时间:2011-08-26

        从北京向南一千多公里,经历近十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新中国通信的起点,江西赣州的小布,在这个小小的村庄了,毛泽东接见了来自白军的王诤与刘寅,促使他们加入红军,利用半部电台创建了我党的通信部门。

而小布也就成为“红色通信老区行”的第一站,从这里,我们追寻前辈的足迹,走过了宁都、瑞金、南昌、延安、武乡、西柏坡直至北京西郊的双清别墅,这长长的地名串联起来红色通信的历史。

虽然对众多的革命历史已经是耳熟能详,但是真正走入其中之后才真正体会到信仰的震撼。

在万里长征的起点于都渡口,讲解员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奇迹——当8万名红军在15天的集结渡河过程中,上百万围剿的国民党军队竟然没有察觉都一丝消息。在这个令人感慨不已的故事中,30万于都人民不仅保守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更为新中国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在宁都起义的历史中,面对相对弱小的红军,国民党军1.7万人竟然集体投诚,而此时的红一、三军团一共只有两万多人。而更为可歌可泣的则是,宁都起义部队所整编的红五军团,始终在长征的过程中位于序列的最后,掩护主力部队前进,以至于有了“红一军团打先锋,攻无不克;红五军团殿后,守无不固。”

在瑞金,我们听到了《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人公李侠的原形李白的故事,在三次被捕直至最后被投入硫酸池的诸多磨难中,他从没有背叛过自己的信仰。

一路走来,感受的不仅是革命的艰辛,更有对中国革命发展迅速的惊叹。从1931年的半部电台,到解放战争时期无线电通信的大量使用,在西柏坡我们看到了408封电报创造的三大战役的胜利。正因为如此,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我们的司令部是最小的司令部,不发枪、不发钱,只发电报就赢得了胜利。”

19211949,中国革命从56个人发展到全中国,这一历程始终被众多历史学家奉为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奇迹,而在江西、在延安、在北京,你会发现这一奇迹背后所支撑的基础就是信仰,这种信仰不仅让一位位英雄诞生,当它聚沙成塔时,更创造了全中国的奇迹,而这也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源头之一。

其实精神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当记者赴新西兰采访时,当地电信商对于华为员工的敬业赞不绝口,但也有些难以理解。作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代表,当年弱小的华为很难说不是凭借精神的力量支撑下来。由此一脉相承的还有众多互联网的创业企业,此前当记者约访点心操作系统COO黄庄时,被约到了晚上九点半,而他则告诉记者,“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十一点下班。”而在中关村的街头,晚上八点还灯火通明的写字楼早已被人习以为常。

这不仅是一种信仰,在今天这是一种创业的力量,如同当年的建国者一样。古人已经有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同样是这种力量的表现。仅以我们此次红色通信老区行的组织者——部新闻处王立建处长——的一段微博作为结尾,“反围剿捷报飞扬,渡赤水神兵天降,万里征程何所惧,电波飞向八方。宝塔山下,延河水畔,领袖关怀乃无穷之力量。《通信战士》锦绣文章,盐店子工厂机器鸣唱,瓦窑堡通校书声朗朗,川口机房电键铿锵,裴庄三局一派繁忙;坚守延安的八台八网,转战陕北走打防藏。”

 

 

 

 

 

 

 

 

 

通知公告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