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党建

党建首页 > 党的建设 > 正文

工业化中心第一党支部书记谈十八大报告学习心得

来源:赛迪智库规划所    作者:乔标   投稿时间:2012-11-16

 

              用一流的业绩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服务

     近期,观看了十八大开幕大会直播,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做的十八报告,感触颇深。十八大报告科学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实践,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报告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通过学习,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第一,深刻认识新时期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我国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报告强调,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要认识到,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发展空间,信息化为我国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工业化提供了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重要驱动力;反过来,工业化为城镇化创造了条件。工业化进程加快,也将加大反哺农业力度,加速农业现代化。必须立足国情,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

     第二,科学把握当前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近些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工业发展依然存在着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我国工业健康发展,而且会给整个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报告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必须准确把握发展中面临的阶段性新特征,努力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第三,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信息化发展道路。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也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依托。必须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受教育和启发,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将继续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工作,开拓创新,以一流的业绩,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增砖添瓦! 

 

 

通知公告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