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党建

党建首页 > 动态 > 纪检工作 > 正文

为“微博反腐”叫好

来源:纪检监察与审计处    作者:蔡立   投稿时间:2013-01-10

      近年来反腐形势发展很快,特别是2012年的微博反腐可谓风生水起、格外耀眼。在众多的反腐案件中,均可以看到微博的身影。微博反腐,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最新的反腐方式。据统计,截至目前,仅在新浪微博上开通的以“反腐”为名或主题的微博就超过800个。
      2011年微博反腐事件,发现除个人在微博上揭露身边腐败行为外,党政机关、公安司法机关也纷纷加入微博反腐的队伍。个人微博轰轰烈烈,微博反腐形式层出不穷。
譬如:有知情者故意爆料——一些腐败官员往往是被知情者通过微博揭发出来的,这些知情者中包括受到腐败伤害的民众、知情的网民甚至是官员的情妇或亲人。
      有亲人炫富引事端——鉴于网络搜索的强大压力,很多官员都“小心翼翼”,然而,他们往往被自己亲人的炫富行为曝光,甚至有网友调侃准备办一个“官员亲属微博培训班”。
      有“微博盲”不慎暴露自己——某些贪官因为疏忽与无知,错把微博当成了类似QQ、MSN之类的私密聊天工具,“一失足便成了千古恨”。
      也有个人信息外泄隐私曝光——当官员包养情妇的艳照或者个人信息无意泄露时,微博似乎成为曝光这些内容的最便捷渠道。
      当然事物从没有十全十美的,微博反腐也存在弊端,不少专家认为需要建立明确规范 。
  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喆坦言,微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反腐倡廉助推器,这是积极的,但微博问政也存在无序发展的问题。群众通过个人微博举报贪官,一方面容易“打草惊蛇”,另一方面也给自己人身安全带来了一些问题。
 “微博反腐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因为弄得不好可能会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容易犯法,有的时候会导致自己的行为是非法的,或者是违法的。”林教授说,“我还是赞同公众通过正常渠道去反映官员腐败问题。”
      “微博是一种新型反映民意的载体,但未来的发展情况还不明确,不能过分夸大微博的作用。”广东省深圳市检察院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有关部门需要把微博反映的情况进行多平台整合,从而扩大微博反腐的影响力,以实质性的效果来取信于民。另一方面,在制度层面需要设立明确有效的微博反腐制度规范,起到启发引导群众,推动国家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的作用;在法律层面,将一些弹性的规则变成硬性成文的微博反腐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对个人和政府微博进行规制,防止出现一些滥用微博打击报复的现象,同时防止一些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在面对微博线索的时候,不当行使自由裁量权。 
      司法机关在利用微博反腐的时候,需要建立一个规范的反腐流程,收到任何关于反腐方面的举报线索,首先要核实它的真实性,初步判断它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需要加大侦查力度,公检法官方微博及时将掌握的线索报给相关部门,从而将个人微博反腐上升为正常官方渠道的反腐。
      我们相信,通过强化党风党纪教育和辅之各种各样的反腐手段,我们的党将更加具有生命活力,我们的国家将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继续平稳扎实地大步向前推进。
 

纪检工作资料下载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