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华诞,学习党史,跟党说说心里话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3日 10:20 来源: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风风雨雨。在党的100岁生日之际,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情,除了感慨,就是感激。

在这激情万丈的日子里,我脑海里的记忆大门,正缓缓向我打开。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 2020年10月在延安参加为期一周的红色基地培训学习,接受党的革命传统教育,那么真切的感受我们党的艰辛,我们党的伟大。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历史记忆中的延河默默喂养了中国革命,延安也是全国人民心目中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记。

(一)走进延安革命史

我们一起走进革命圣地,回忆曾经的延安:

“一个党史陈列,就是一部党史教科书”。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主要宣传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近13年间党中央在延安和陕甘边区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教材,是中国20世纪一个辉煌的聚光点。

西北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边和陕北领导创建的,是全国硕果仅存的一块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杨家岭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确定了以毛泽东为领袖的党的领导集体。

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司令部设在王家坪,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及各解放区军民坚持八年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枣园是一个园林式革命纪念地。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领导人在枣园居住。枣园还有为纪念张思德烈士,毛主席发表《为人民服务》演讲的讲台。

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军委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毛泽东在杨家岭送儿子毛岸英上劳动大学,也由此撤离延安。

(二)领略延安精神史

我们一起领略延安精神,探索延安的思想:

在延安时期,清凉山被誉为“新闻山”,这里曾是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等多家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在那个炮火纷纷的年代,一大批新闻工作者从这里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出去。那些扣人心弦的篇章、永不消逝的电波,于危难中振奋人民精神,在绝境中燃起重生的希望。

1938年2月,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七人联名公布《创立缘起》,指出“艺术、戏剧、音乐、美术、文学是宣传鼓动与组织群众最有力的武器;艺术工作者――这是对于目前抗战不可缺少的力量。因此培养抗战的艺术工作干部在目前是不容稍缓的工作。”为纪念已故文豪,定名为鲁迅艺术学院。抗日战争时期,鲁艺贯彻执行党中央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和文艺方针,把学习与创作实践结合起来,成为学习、研究、实践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贯彻中国共产党文艺方针的一个重要基地,培养了一大批党的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在1938年4月至1945年11月7年半的时间里,鲁艺共开办了文学系四届,戏剧、音乐、美术系各五届,培养学生685人。鲁艺还创作了诸如歌剧《白毛女》、歌曲《南泥湾》《黄河大合唱》等一大批在抗日战争时期极富影响力的作品,活跃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文化生活,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对中国现代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三)学习延安奋斗史

我们一起学习延安,重温延安的奋斗史:

抗战时期,随着大批难民和有识之士涌入延安,贫瘠的延安生活十分艰苦,加上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如何生存、如何坚持、如何发展,成为最难的问题。“发展生产,自力更生”,这是号召。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在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披荆斩棘,开荒种地,战胜重重困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广大官兵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结合南泥湾的发展,1942年底,党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1942年、1943年9月毛泽东、朱德等先后视察南泥湾。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一曲《南泥湾》,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得家喻户晓,都知道陕北还有个好江南--南泥湾。

20世纪六七十年代,28000名北京知青和北京干部,陆续到延安14个县插队,谱写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与奋斗,是又一次重要的文化交流融合,它构成了延安历史的一部分。

习近平也是其中一分子。十五六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大队,开始了艰苦却受益终生的知青岁月——住窑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他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又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直到1975年秋天离开。习近平曾在给梁家河乡亲们的信中深情地写道:“我始终不曾忘记在梁家河度过的难忘的7年,始终不曾忘记那片曾经劳动、生活过的土地和朝夕相处的乡亲们。”从梁家河的黄土地出发,习近平怀着一颗“为人民谋幸福 ”的初心,真正与民同苦、为民分忧。他抱着“功不必在我 ”的态度,只求不愧苍天不愧心;他怀着“察其疾苦 ”的本心,但愿苍生俱饱暖。40多年来,习近平以扎实苦干、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把一切回馈给了养育、成就他的中国人民。

(四)践行延安新思想

延安之行让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升华了思想。思路回到现在,在党的百年华诞之日,重温历史岁月,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更是一次精神的补给。重温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学习感悟总书记在梁家河的大学问,追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时刻铭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向知青学习,以延安精神、梁家河精神为指引,坚定群众路线,强化宗旨意识,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爱岗敬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潘春燕: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第五党支部第一党小组组长,于200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党龄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