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01日 10:03 来源:赛迪顾问第三党支部

岁月因青春慷慨以赴而更加静好;

世间因青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对广大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要求。

时代创造环境,时代呼吁新风,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在沐浴着时代给予的美好生活和发展境遇的同时,应当以同样的方式,回应时代之需。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

中国几代青年,皆以梦为马,身负远大理想,不断探索中国未来。今天的我们,有机会把整个世界作为行动空间,将无数先辈们孜孜以求的理想照进现实——今日中国如你所愿。作为赛迪青年,我们要勤于学习,精于思考,善于积累;要牢记赛迪的使命,践行赛迪的价值,为赛迪研究院成为国家高端智库贡献青春力量。作为当代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要志存高远,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把人生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前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当代青年要担当的是在高处“爬坡过坎、更上层级”的民族复兴使命。这种担当是在内外复杂环境考验下的担当,是在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冲击下的担当。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握好历史的“接力棒”,在平凡岗位、点滴小事中诠释责任、发光发热,在伟大斗争、重大风险前主动出击、攻坚克难。“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漫漫新征程上,要坚持“敢”字当头,以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扛起新一代民族儿女如山的青春责任。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世上从来没有轻轻松松就能取得的成就,没有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成功,唯有“艰难困苦”,方能“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与前辈们相比,当代青年成长在和平且物质更加丰裕的年代,吃苦的表现形式已发生很大变化,没有历经战火纷飞的时代,没有亲睹先辈们口中的民不聊生,食不果腹,但毫无疑问,吃苦精神的本质没有变,吃苦精神绝不能丢。越是和平年代,我们青年越应具备能吃苦、肯吃苦、愿吃苦的宝贵品质。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奋斗必有所值。人的本事有大小,际遇各不同。不容否认,现实中有的人干得多、得的少,有的人不劳而获、坐享其成,这些不公平不平等的事情在迄今为止的每一个社会都存在,今后还将不同程度地继续存在。但我们要知道,有奋斗未必有结果回报,但不奋斗就一定一无所获;有的奋斗即使没有得到结果,但一定能够得到能力、经验和教益。“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新时代青年当围绕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重大目标、重大战略、重大部署,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奋斗的双桨划动青春之舟驶向瑰丽彼岸。

党的二十大,为新时代下的中国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嘹亮号角。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不负其时。

中国青年应在“千磨万击还坚劲”中,勇担使命,

中国青年应在“吾将上下而求索”中,无畏向前,

中国青年应在“长江后浪推前浪”中,守正创新,

接过新时代的“接力棒”,以青春之我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