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党建

党建首页 > 动态 > 党务工作 > 正文

从十九大报告看“为人民服务”

来源:赛迪智库第二党支部    作者:庄金鑫   投稿时间:2018-03-07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把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正在不断惠及全体人民。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超过200次,体现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一、为人民服务是立党之本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会上宣誓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掷地有声,振奋人心。他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十九大报告以新的高度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二、全力保障民生体现为人民服务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以民心民生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过去5年来,通过国家实施一系列利民惠民政策,人民群众在脱贫、教育、就业、收入、基本保障、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状况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生活福利与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十九大报告在民生方面着重提出了诸多政策举措,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等,真正地做到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三、以人民为中心定位社会主要矛盾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新时代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广泛,要求也更高,既需要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需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不断提升和完善。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论述,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根本出发点,并需要通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更加平衡、更为充分的发展来不断满足人民在新时代的新需求。

四、人民是进步发展的力量之源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当拥有8900多万党员的党始终把人民置于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们党领导13亿多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必将取得胜利。

党务工作资料下载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