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研究室主任乔宝华: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3年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作为宏观调控政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这对稳定经济运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产业稳则经济稳,发挥产业政策效能助力稳增长建议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产业政策聚焦的重点是增强产业新动能,要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力,既要通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等,加快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也要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推动形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培育新的增长引擎。
二是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产业政策“安全”的重点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是保障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需要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三是着力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产业政策坚持“发展和安全并举”,核心还是要巩固和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当前全球能源加速转型,带动全球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也加速调整,要善于抓住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敢于制胜新赛道。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要先立后破,要依托我国强大的装备制造能力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发挥核心技术和关键产业链优势,着力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要最大限度发挥产业政策效能,还有两个关键点不容忽视。一是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政策也要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要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激活市场信心,要在基础研究等市场失灵领域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二是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产业的发展和安全,离不开财政税收、货币金融、科技攻关、能源要素等方方面面的支持和保障,要注重推动科技—产业—金融之间的良性循环,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