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落地见效,保持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受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委托,赛迪研究院于9月15日下午组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就当前工业经济形势以及下一步的政策建议进行深入研讨。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当前工业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恢复疲软已成为制约工业稳增长的主要矛盾。建议一手抓稳增长存量政策,真正落实落细已出台的稳增长政策,提高企业获得感;另一手抓增量政策,研究储备工业稳增长接续政策措施,继续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势头,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许召元副部长认为今年工业稳增长压力相对来说比去年要大,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可能都会处于增长压力比较大的阶段。在经济增速下调阶段出口、投资、房地产消费“三只靴子”相继落地,从高速增长转为相对比较平稳的增长状态。出口和投资的转型已经开始,今年以来房地产需求出现断崖式下降,意味着我国经济可能正处于最后一只靴子落地的阶段。我国的产业结构需要适应这种大的需求转变,才能建立新的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今年下半年至今后一段时期,工业发展重点要转向提升效益。建议加快优化市场结构,提升企业效益水平;进一步降低税费成本,增强企业获得感;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和大宗消费带动作用,持续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不断拓宽国际市场;加强产品溯源和质量认证,持续完善市场环境。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张宇贤主任强调,要警惕三个短期缺口长期化。一是预期目标和实际增速之间的缺口。目前预判大概有2个百分点的缺口,这种缺口很难恢复,如果缺口持续存在,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面会发生变化。二是 “十四五”期间增速与经济潜在增速之间的缺口。之前测算“十四五”潜在增速差不多在5.5%,如果实际增速只有4%左右,中间有1.5个百分点的缺口,这说明有很多企业变成了僵尸企业或倒闭,生产力被消灭,对长期经济发展非常不利。三是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GDP翻一番目标能否实现。如果经济过快降到4%平台,那么2035年发展目标很难实现,我国与美国的差距变大。如果这三个缺口进一步集中体现,短期缺口长期化,整个经济基本面会发生很大变化,以后发展会更难。此外,还需要关注两个政策效应递减。一是投资稳增长的效应递减。以往以基建为重点的投资是长变量,能带动一系列发展,比如大基建带小基建。现在是短变量,效应在递减。二是保主体稳增长的政策效应也在递减。减税降费在一开始起作用,但如果企业没业务、没收入,就不起作用了。现在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政策在逐渐见顶,但经济还在谷底。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多关注企业家的感受,多倾听企业家的声音,解决企业真正的痛点。二是要树立政府保基本,企业保增长的理念。三是要从投资“物”转到投资“人”,提升人力资本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付保宗主任认为分析宏观形势,一定要找准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整反了政策就起不到作用。首先,三重压力依然存在,但目前经济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就是需求收缩的问题。其次,当前内需不足是主要矛盾,疫情对消费的冲击非常厉害,投资乘数效应也在下降;外需基本还算稳定,但是如果不去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不把现有市场的稳定住的话,隐忧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工业稳增长要把稳需求放在首位。有效需求不光要有消费意愿,还要有消费能力和消费条件。建议分门别类释放需求:有意愿但没能力的,要发消费券;有意愿有能力但没有条件的,要创造条件。综合看,工业稳增长要处理好三组关系:长短期关系,以短期为主;供需关系,以需求为主;主客观关系,以主观为主。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赵福昌主任认为当前财政形势难,但经济形势更难,这与我国的税制密切相关。我国以间接税为主,无论企业是否盈利,都要征收;这其实加剧了当前企业困难,会使市场主体会发生分化。有三方面需要特别关注:一是增值税留抵退税是真金白银支持企业的,但部分地方在企业申请留抵退税时会倒查三年缴税记录,企业不敢申请留底退税,影响了政策的落实效果。二是在减税降费的同时还要保证基层财政运转,很多地方财政压力比较大,一些地方开始加大罚款力度,变相增加企业负担。三是专项债本身要求项目的收益和融资是平衡的,如果更看重长远,对项目管理要严谨;但现在要求专项债要赶紧形成实物量,项目的约束条件可能会放松,财政风险加大,未来可能会有一大堆的隐性债务出来。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黄阳华教授指出我们需要关注工业经济自身的几个趋势性问题:一是有效需求不足。关于内需,总体感觉到现在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消费欲望和能力。关于外需,据江浙的部分外贸企业反映,现在订单明显下降。大量的外销产品转内销,转到国内的市场,最终导致“内卷”,利润下降,库存增加。二是短期的投资刺激和长期的投资回报率。上半年5G的投资较大,5G基站约180多万个。但5G投资效应主要靠行业应用拉动,行业应用起不来的话,长期的基础投资也是挺难的。三是政策落实问题。很多政策很好,但执行的时候,确实是在执行当中存在打折扣或者不符合企业实际等问题。四是大中小企业协作问题。我们现在的政策给予中小企业一些让利和支持,但部分大企业马上就能算出来中小企业的“政策红利”,然后再重新给中小企业报价,把政府给中小企业的“政策红利”吃掉了。五是绿色投资问题。在“双碳”背景下,绿色发展是必然趋势,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各个方面加大绿色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