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世界经济论坛与埃森哲联合发布《产业集群向净零转型:工业脱碳的国家政策扶持》。报告认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面临技术和成本的巨大挑战,各国的政策实践可为脱碳转型提供参考。报告详细介绍了美洲、欧洲和亚太地区10个国家采取贷款和减税等一揽子激励计划、推动跨界合作、消除企业对新兴技术投资的不确定性风险、建立整套的脱碳价值评估体系等措施。赛迪智库规划研究所对该报告进行了编译,期望对我国有关部门有所帮助。
报告认为,加速低碳转型需要重视国家内部和国家间的合作、公私合作和合理搭配投资组合、优先发展清洁技术和优化市场环境。
一、概述
近年来,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加速,水泥、化学品、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钢铁等产品的需求迅猛增长。而这些工业领域所占全球总排放量比重高达80%,且往往位于工业集群等中心区域。为满足这些行业规模化脱碳的迫切需求,需要制定强有力的政策,以加速排放量较大的工业区域的转型。各国政府都逐渐加大力度,以推动工业脱碳,其中产业集群日益成为全球立法关注的焦点。
二、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世界经济论坛与埃森哲等合作,提出“产业集群向净零排放过渡”的倡议,旨在加快全球产业集群向零排放过渡。倡议号召各行业认清协同发展的优势,并采取多项措施,实现向净零排放的转型。
产业集群是脱碳行动和清洁能源技术应用的重点领域,需要采取系统性方式推动工业脱碳。为降低投资风险、形成清洁能源市场,应针对产业集群特点,审慎制定战略。主要考虑因素包括:一是设法建立供需双方互信的伙伴关系;二是制定加速工业集群向净零排放转型的扶持性政策;三是充分利用政府和私人投资的资金支持;四是确定适用于所有集群的技术路径。通过对不同国家的立法研究,本文总结了各国相关的法律文件,以及在立法领域的合作情况。此外,还与部分地区的专家进行了沟通交流,分析了相关经验教训,旨在为转型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三、研究结果
本白皮书总结了美洲、欧洲和亚太地区10个国家推动工业脱碳的立法政策,以及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业集群形成的相关机制。对这些政策的分析表明:
● 明确目标、制定政策和政府法规,并利用各种资金扶持计划实现脱碳目标。
● 通过立法鼓励产业聚集并形成产业集群,从而提升能源效率和循环利用能力,以及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成熟。私营企业应开展合作以促进技术、工艺的开发与推广。
● 针对氢能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进行立法,并提供扶持资金。这有助于消除新技术的不确定性,也保障了私人投资者的投资安全。
● 构建了脱碳的价值体系,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平衡,能更加有效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一)美洲
1、加拿大
背景和目标:加拿大工业部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百分比与工业部门对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百分比分别为37%和18%;如果产出水平不变,2030年工业部门的碳排放成本将达460亿加元。目前,加拿大政府实施了各种战略和补贴机制,以加速排放大户实现脱碳转型,投资80多亿加元用于鼓励企业采用清洁技术。为实现减排脱碳,加拿大提出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到2035年电力系统实现净零排放;2050年实现整体净零排放。为此,重工业必须在2030年比2005年的脱碳率提升39%,到2050年每年减少1.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同时,各省级政府也制定各自的气候变化政策,并设定了具体目标。例如,魁北克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安大略期待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30%(相对于2005年)。
为实现上述目标,加拿大政府制定多项清洁能源相关政策。自2020年以来,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发布了三项重点政策,预计2023年还将颁布两项政策。加拿大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关注重点包括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并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构建电池供应链。此外,还出台了《泛加拿大框架:清洁能源的发展和气候变化》(2016年)、《健康的环境和经济》(2020年)、《加拿大氢能战略》(2020年)、《2030年减排计划》(2022年)、《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22年 11 月)、《加拿大战略:碳捕获、利用和存储》(待定)。
纵观上述政策,着力点主要包括:一是提升系统效率和循环利用水平。实施绿色管理战略,开展基于生命周期评估的绿色采购活动;从2022年开始,五年内将提供1.831亿加元,用于监管和开展科学研究,以便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减少塑料垃圾,同时加强循环利用;制定鼓励再制造等工艺的国家战略;审核再加工和矿山废物再利用方案。二是加快推进电气化和可再生热能利用。将投资10多亿加元,用于清洁能源和技术研发,从而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动加拿大基础设施银行与大型私营房地产业主合作,加速现有建筑的现代化升级,提高能源效率;扩大企业所得税减征50%的优惠范围,使之惠及具有零排放技术的制造商。三是突破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制定全面战略,提升加拿大碳捕集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从2022年至2030年,出台税收抵免政策,最高抵免额可达项目总额的60%;在七年内注资3.19亿加元,用于支持技术研发和推广,从而提高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相关技术的商业可行性。
2、美国
背景和目标:目前美国工业和电力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38亿吨,供电需求达92兆瓦。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拥有种类繁多的工业领域,工业集群脱碳可观的经济效益,助推美国基于自身竞争优势,探索脱碳战略。在工业排放集中的地区,如墨西哥湾沿岸、佛罗里达州中部和南加州等地,产业集群将迎来转型挑战,可综合利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氢能和电气化技术,减少碳排放;此外,现有天然气或危险材料输送管道周边、铁路沿线的工业集群也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美国提出,到2050年氢能市场规模超1300亿美元。

(二)欧洲
1、德国
背景和目标:作为欧盟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和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德国在减排脱碳方面面临着重大挑战。目前,德国只有20%的能耗来自可再生能源,但德国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大规模可持续能源转型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推动经济发展。为进一步减少工业排放,德国政府提出将投资90亿欧元,采用集中式产业集群转型的方式推动氢能发展,并提供30万至40万个工作岗位,到2045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德国政府制定多项清洁能源相关政策:包括《燃料排放交易法案》(2019年)、《煤炭淘汰法案》(2020年)、《能源工业法》(2021年)、《联邦气候变化法案》(2021年)、《可再生能源法案》(2021年)。
2、西班牙
背景和目标:西班牙脱碳和应对气候变化关注重点包括提升能源效率和电气化水平,以及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目前,该国已经关闭了煤矿,并调整了天然气和用电价格,但该国需要出台更多的鼓励产业脱碳的政策,促进私人投资。为实现减排脱碳,西班牙提出加大可再生能源生产,替代化石燃料进口,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74%,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预计每年可增加34.8万个工作岗位,节约673亿欧元;到205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成为新兴技术的引领者。
为实现上述目标,西班牙政府制定多项清洁能源相关政策:包括《公平过渡国家战略》(2019年)、《国家能源和气候综合计划》(2020年)、《氢能战略》(2020年)、《恢复、转型和复原力计划》(2021年)、《气候变化和能源过渡法》(2021年)。
3、荷兰
背景和目标:荷兰是欧盟气候倡议的发起者,2020年开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重点关注循环利用和重复利用供应链。目前已出台各种政策以支持相关市场的发展,推动能耗难以达标行业的跨界合作,并发布了一揽子计划,投资额高达数十亿欧元。在能源投资补贴方面,荷兰政府每年都会发布“能源清单”,内容包括企业可以获得税收减免(平均约11%)的所有节能和可持续能源技术类别。为实现减排脱碳,荷兰提出建立五个重点产业集群,并给予补助推进占总能耗50%的清洁工业的转型,旨在按照2050实现净零排放的路线图,重点发展氢能和可持续能源供暖。
为实现上述目标,荷兰政府制定多项清洁能源相关政策:包括《能源协议》(2013年)、《2050荷兰循环计划》(2016年)、《气候法》(2019年)、《气候协议》(2019年)、《气候法》(2020年)、《气候计划2021—2030》(2020 年)。其中,在气候圆桌会议制定了《气候协议》,来自政府部门和商业机构的代表主要从电力、交通、工业、建筑和农业五个重点领域,分析了集群、电力等产业脱碳的主要途径,并从能源效率、能源安全、能源市场、创新和竞争力视角提出了温室气体减排计划。
4、英国
背景和目标:目前,工业占英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5%、总能耗的80%—90%,且主要依赖化石燃料,其中六个产业集群就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0%。英国已实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和氢能商业模式、新的碳运输和存储融资机制,以及排放交易计划。同时,未来其通过投资低碳技术的产业集群将提供约150万个工作岗位、增加3200亿英镑的出口额和减少30%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节省因二氧化碳排放产生的每年29亿至42亿英镑的罚款。为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英国政府计划以产业集群为突破点,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到2030年形成四个低碳产业集群,到2040年至少形成一个净零排放产业集群。

为实现上述目标,英国政府制定多项清洁能源相关政策。英国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在净零排放转型中的作用,发布了“振兴地方建设”计划,并利用地质和地理优势积极推进低碳技术应用。此外,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出台了扶持产业集群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绿色工业革命十点计划》(2020年)、《为零碳未来提供动力》(2020年)、《工业脱碳战略计划》(2021年)、《碳捕集商业模式》(2021年),以及《英国氢能战略》(2021 年)。
(三)亚太地区
1、澳大利亚
背景和目标:2020年,采矿业和制造业占澳大利亚经济的17.5%,制造业排放量占4.99亿吨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6%。近期,采用现有的新兴技术可减少工业供应链约85%的潜在排放量;未来五年,随着可再生能源和低排放技术的进步,将可创造180万个就业机会。为实现减排脱碳,澳大利亚提出将围绕可再生能源工业区,全面推进13个工业集群转型的发展,致力于将澳洲打造成为氢能产业的全球引领者。
2、印度尼西亚
背景和目标: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5.6827亿吨,年增长率为6.1%,是20国集团中排放量最低的国家之一。但在未来几年,预计印度尼西亚的工业发展将不断提速,排放量将进一步增长。为实现减排脱碳,印度尼西亚提出在2060年之前实现净零排放。
3、中国
背景和目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约占全球排放量的四分之一。目前,中国已构建了工业企业路线图和政策机制以鼓励脱碳,弥补企业在碳管理等专业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为实现减排脱碳,中国提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

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政府制定多项清洁能源相关政策:包括《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21年)、《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2021年)、《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2021年)。
译自:Transitioning Industrial Clusters towards Net Zero: National Policy Enablement for Industrial Decarbonization, Oct.2022 by World Economic Forum in collaboration with Accenture
以上是部分内容,完整版译丛,点击
赛迪译丛:《产业集群向净零转型:工业脱碳的国家政策扶持》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