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6日下午,由基础软件质量控制与技术评价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举办的开源软件安全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廖湘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盛志凡、国家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总工顾炳中、中科院软件所总工程师武延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胡春明、北京理工大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牛振东、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科学技术与数字化部总经理助理刘学忠、国家能源局信息中心吴桐处长,和来自中国联通软件研究院、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赛迪智库知识产权所、腾讯云、麒麟软件、统信软件、东方通科技、棱镜七彩、易捷行云等单位的40多位领导、专家、用户代表、企业代表以及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出席了会议。

刘龙庚主任主持
研讨会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副主任、实验室主任刘龙庚主持,刘文强副院长、廖湘科院士分别代表实验室依托单位和学术委员会致辞。与会嘉宾就“如何更好地利用开源构建自主可控信息技术体系”、“开源软件在信息安全、供应链以及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及应对策略”以及“开源社区的参与和生态构建”三方面议题做相关主题报告,并进行交流研讨。

刘文强副院长致辞

廖湘科院士致辞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科院软件所武延军总工程师分享了对开源软件安全基本问题的认识及思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信创中心主任、实验室副主任翟艳芬汇报了实验室在软件供应链及开源软件停服断供影响、应对策略方面的研究成果。赛迪智库知识产权专家于鹏分析了开源软件知识产权风险及治理,并进行了案例分享。腾讯云数据库总经理王义成介绍了开源数据库发展简史,腾讯数据库产品从基于开源到自主发展的历程经验,以及面对相关风险的思考和预案。

武延军

翟艳芬

于鹏

王义成
随后,与会嘉宾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长达3小时热烈而务实的研讨,发表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开源是大势所趋,应持续提高参与开源、发展开源的能力和水平,重视并增强安全使用开源软件的能力及知识产权合规管理能力,从而更好保障供应链安全和网络安全。

最后,廖湘科院士在总结嘉宾发言时表示,基金会、开源社区、开发者、企业、用户、专家等各方力量要继续有机协作、形成合力、发挥各自所长,为开源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并对实验室下一步在开源软件研究方面工作提出要求。刘文强副院长在会议总结中指出,要总结本次会议成果、明确重点工作、持续开展研究,发挥实验室作用,为开源发展做好支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