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智能制造是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德两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制造方面的合作:一方面,推动智能制造,中德两国企业均有所需;另一方面,在智能制造领域,中德两国企业各有所长,合作有助于发挥各自所长,弥补短板,拥有巨大潜力。如何在传统制造领域挖掘和运用好数字化与智能化潜能,成为中德未来产业合作的热点和焦点,也孕育了更多的利益交汇点。
为进一步加强中德智能制造领域相关合作、共同探索市场机会、寻求发展共赢,6月10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台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及中德智能制造联盟共同主办了2021中德(台州)智能制造大会。

大会现场
大会邀请到国内外制造行业的技术精英、著名企业家、权威专家学者等,围绕“新格局 新智造”主题,聚焦基础、前沿、新兴产业方向,进行深入沟通与交流。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负责人、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台州市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德智能制造领域专家代表、在华德资企业代表、中德产业投资机构和服务机构代表、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入选企业代表、中国制造业园区及企业代表、台州市园区及企业代表,以及新闻媒体代表等300多人参加会议。
了解最新政策动向 把握深层次合作重要机遇
推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是落实《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和中德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有关共识的重要举措。以信息通信技术深度应用为显著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态势日趋明显,推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是两国共同应对、积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的重大战略举措。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 王建伟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在讲话中指出,过去六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始终将中德智能制造及生产过程网络化合作作为对外合作的重点内容,着力打造中德制造业合作典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兴起,推动全球从工业经济向数字化经济加速迈进。中德两国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更肩负着重要历史责任,两国合作意义已经超越传统双边范畴,中德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拓展,智能制造正成为中德合作的新焦点。
王建伟强调,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深化中德智能制造领域的务实合作,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深化项目合作,加快产业升级。持续开展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遴选,加强对试点示范成果的宣传推广,共同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二是加强园区建设,引导产业聚集。指导加快中德合作产业园区建设,优化园区产业生态,创新企业交流合作模式,不断提升合作水平。三是聚焦前沿领域,推动融合创新。深化中德工业互联网合作,引导双方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接交流,促进工具、模型、标准、知识等资源的共享,培育协作共赢的工业互联网合作生态。四是深挖合作潜力,强化企业合作。推动中德中小企业务实合作,支持开展中小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交流。五是搭建交流平台,营造良好氛围。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深度行、融合发展现场会等活动,加强政策宣贯和成果推广。
台州制造业体系完善,主导产业突出,市场外向度高,产业链国际化布局和融合时间早,产业国际合作基础深厚、空间广阔。尤其是近年来,台州市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汉诺威工业展、法兰克福汽配展、科隆五金展等国际知名展会,杰克、永强、新界泵业等台州企业先后赴德投资合作,大陆、汉高、埃贝赫等德国知名企业和项目落户台州。

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陈挺晨
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挺晨在讲话中指出,台州市是制造之都,是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市场经济先发地,走出了一条以“民营主导+政府推动”为主要特征的制造业发展之路。德国是全球制造业的标杆,是工业4.0的始发地和引领者,台州作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正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之都”。台州与德国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今后,双方将进一步加深交流合作,共享发展成果,携手共创智能制造的美好明天。
多项成果集中发布
(1)试点示范项目授牌
2021年1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了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共有135个试点示范项目入选。其中,中德智能制造合作方向共有产业合作方向、人才培养方向、标准化合作方向3个细分方向、8个项目入选。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 王建伟(右一)为 2020年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中德智能制造类)授牌
为进一步做好试点示范项目推广工作,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增强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动能,在本次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正式为8个试点示范项目授牌。

(2)创新合作基地揭牌
台州拥有21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6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62家上市企业(其中58家为制造业企业)。建设智能制造创新合作基地,助力相关产业发展,是台州建设现代化制造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和支撑,也是台州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层次的重要途径,更是台州新一轮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亮点。

中德智能制造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合作基地揭牌
为了准确把握新一轮的信息技术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进一步加强台州对外开放,深化中德国际合作,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和智造基地,中德智能制造联盟联合台州市政府,借助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优势资源,共同打造了中德智能制造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合作基地。各方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打造“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产教融合”的创新生态,进一步盘活台州制造体制机制、扩大市场开放程度、优化产业链国际化布局和融合,全力提升台州制造抗风险能力、提升发展后劲、加快形成国际竞争优势。
(3)《中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发布
长期以来,中德两国基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在政府、产业及企业等各层面都保持着紧密联系。其中,2014年11月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开启了两国建立互利共赢的创新伙伴关系、推动系统性和战略性合作的新时期。“德国技术”与“中国制造”优势互补,奠定了两国产业合作的良好基础。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德智能制造合作也呈现出新的内涵、特征和要求。

《中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发布
作为凝聚整合中德两国各方面的资源、建立健全智能制造相关生态环境和产业链协作机制的践行者,中德智能制造联盟凭借自身在行业领域的长期积累与研究,深入企业与科研机构沟通交流,搜集相关信息并研究分析,撰写了《中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并在大会现场正式发布。《白皮书》从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背景、政策发布、产业趋势、发展概况、实践案例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展示中德两国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成果,并为推动中德智能制造领域务实合作、中德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顺利开展,以及借鉴德国工业4.0平台经验加速构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体系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11个项目签约落地 投资总额近30亿元
本次大会期间,年产1000万套汽车配件智能工厂项目、工业4.0首建区项目、园林机械生产基地项目、欧路莎智能卫浴“智慧工厂”项目、年产90万件户外休闲用品项目、年产20万台静音无油空压机20万台清洗机项目、德国高迈特精密切削展刀产业化项目、高精度曲轴生产制造项目、年产100万米输送机械及相关配件工程项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项目、三门房车产业园项目等11个项目分别进行了签约。今后,各方将基于各自平台、产品、技术服务、生态等多方面的能力和优势资源,建立优势资源共享的业务合作及市场推广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拓展智能制造等相关业务,促进彼此业务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落地项目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