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杂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主办(CN 10-1530/TP,ISSN 2096-5036)。该杂志为双月刊,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每期重点围绕一个主题,收录业界专家学者的观点见解和研究成果。
《人工智能》杂志2021年第2期主题是:知识自动化——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助推数字化转型升级。本期共有二十六位作者发表了精彩的文章。
2021年第2期文章及作者

栏目一:综述分析
1、知识自动化是新工业革命的核心并成为工业软件发展的突破口
李义章
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专注工业技术软件化、知识自动化领域,带领团队自主研发SYSWARE工程中间件、工业软件操作系统、“众工业”互联网平台等。
栏目二:前沿技术
1、面向智能生产管控的数字孪生技术
王爱民
北京理工大学数字化制造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制造执行系统、高级计划排产等智能制造核心工业软件的技术研究、系统开发和实施应用等工作。累计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承担国防基础科研、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4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次,出版专著《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原理与技术》1部。
2、油气勘探开发知识智能加工技术——以中国石化知识管理系统为例
唐先明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主任工程师。博士,高级工程师。2006年进入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出站后留院工作。长期从事勘探开发应用信息技术、知识工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研究工作。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取得了10多个软件产品著作权。
郭攀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主任工程师。博士,高级工程师。2008年进入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长期从事流程信息化管理、知识工程,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研发工作。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取得了多个软件产品著作权。
3、数字孪生与AI技术的融合应用
冯升华
达索系统中国大学校长、达索系统大中华区技术咨询部技术总监。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工业工程系博士后。具有丰富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经验,覆盖企业数字化战略咨询、项目管理、实施、开发、研究、培训经验。
4、知识自动化平台—— 数字工业的操作系统
王振华
北京索为系统CTO。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长期从事CAD/CAE/PLM、工业互联网等相关领域产品与技术研发工作,承担多个国家重大项目课题以及企业数字化项目的咨询、实施工作,拥有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是国内工业技术软件化、工业APP的积极参与者与推动者。
李义章
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专注工业技术软件化、知识自动化领域,带领团队自主研发SYSWARE工程中间件、工业软件操作系统、“众工业”互联网平台。
王书恒
索为公司工艺工程中心经理。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硕士。从事工艺仿真、工艺过程管控、工艺知识管理、工装三维快速设计的技术研究与工程实施,开发实施过航空、航天、航发、汽车等多个行业的工艺过程管控项目、工艺知识库项目、工装快速设计项目。
叶新苗
索为公司航空行业技术总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硕士。曾担任某型地效飞行器副总设计师,并从事协同设计技术研究工作十余年,先后主持完成了飞机总体协同设计平台、数字化试飞协同平台、机电综合设计平台等。
5、SysLM——赋能复杂装备系统的可持续性创新
陈铁峰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国防行业技术总监。在工业软件行业具有15年的相关经验,为航空、航天、兵器、电子、船舶等集团及下属单位提供多年工业软件实施和咨询服务,特别是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数字化工厂、智能制造等领域具有丰富的国防行业咨询及实战经验。
黄益民
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委员。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三十年。曾参与编著《复杂装备系统数字孪生:赋能基于模型的正向研发和协同创新》《知识+实践的秘密》等专著。
栏目三:产业应用
1、知识驱动的航天产品创新设计应用实践
舒孟炯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九总体部首席信息官(CIO)。研究员。主要从事企业信息化战略、智慧企业、网络安全体系等规划、建设和应用工作。在航天复杂产品数字样机、工业APP、知识工程,以及全寿命周期的研发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2、MBSE驱动的石化资产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系统研究与应用
蒋白桦
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石化工业互联网重点实验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长期从事能源化工企业综合自动化、MES、供应链优化、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多次承担并主持国家863重大课题及工信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相关重大项目,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宋 楠
北京中科辅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从事流程工业设计、建造与运营数字孪生软件研发工作十余年,参与过中石化、中石油、浙石化等央企及大型地方炼化企业的数字化及智能化建设项目。
索寒生
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工业互联网首席专家。博士,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石化行业供应链与物流、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信息化设计与建设工作,作为公司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的架构设计与研发。发表国内外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两项。
3、知识自动化加速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
祁国晟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毕业于清华大学,主修计算机软件。在校期间创立了国双科技。拥有10余年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从业经验,擅长基于分布式计算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知识建模等。长期关注中国软件产业、信息化发展,以及青年教育。2016年获聘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导师,并担任至今。曾两度入选《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
刘激扬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负责公司技术战略制定和产品研发工作,拥有近30年软件工程专业经验。美国匹兹堡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清华大学计算机工学学士。在人工智能、知识图谱、搜索引擎等技术领域和高品质软件产品的管理、设计、研发中取得突出成果。加入国双科技前,曾在微软担任重要技术和管理岗位,拥有多项软件技术国际专利。
薛小渠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油气事业部总经理,负责公司油气领域客户数智化转型的应用及实践。拥有20余年石油行业从业经验,熟悉国内外油气业务发展战略、管理流程、运营模式及生产作业过程。擅长能源上游数据和信息管理、系统架构设计优化、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现场生产作业、智能油田建设等。加入国双科技前,曾服务于中国石油、哈里伯顿、埃森哲等企业。
4、基于知识图谱分阶模型的知识工程技术与应用
史晓凌
北京智通云联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国际TRIZ三级专家。拥有近20年的创新方法与知识工程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擅长业务体系及方法论构建,形成企业技术创新实施方法论DAOV,企业知识工程实施方法论DAPOSI,多年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及智能业务构建的总体解决方案和落地实施。出版专著10部,拥有发明专利6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谭培波
北京智通云联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高级工程师、6sigma黑带大师、MATRIZ三级发明专家。长期从事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近年来致力于知识工程、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研究和实现,建立了独到的技术视角,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4、商用航空发动机研发知识体系的思考和构建实践
方 隽
中国航发商发流程与IT部部长。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主要从事体系建设、信息化规划和项目实施。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研发信息化,以及管理信息化等。
王文耀
中国航发商发研发体系与仿真技术部副部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从事研发体系及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
张卫善
中国航发商发研发体系技术总监,首席专家,中国航发集团科技委委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工学博士。曾任大型客机发动机型号项目副总设计师。研究领域为空气动力学、叶轮机械设计、多学科优化、企业研发体系架构设计和实现技术等。
栏目四:挑战与展望
1、产业演进视角下的知识自动化进程
孙 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工业创新与科技政策领域研究工作。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经济专门委员会委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于山东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及管理学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现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创新管理专业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系博士后。
2、我国工业软件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姚 翔
任职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从事对外投资管理和信息技术产业研究工作。高级经济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曾任职于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从事信息技术产业规划研究工作。
栏目五:探索与创新
1、知识自动化:面向生命科学工具的“读写存”智能化创新
杨 梦
现任华大智造前沿技术研发中心总监,华大智造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生命组学数据的人工智能算法。
张楚文
现任华大智造前沿技术研发部信息产品经理。研究方向为生命组学数据的产品建设。
期刊在线阅读
扫描二维码查看《人工智能》2021年第2期电子期刊(节选)。

期刊发行对象
发行对象涵盖工业和信息化相关主管部门,包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成员在内的企事业单位,人工智能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群。
期刊订阅方式
点击
《人工智能》杂志订阅方式
咨询电话:010-88559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