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六期赛迪媒体总编沙龙在大厦2层上义庭热烈召开,本期主题为“如何实现报刊的精品化”。罗文院长、张向宏副院长出席并讲话。此次活动由媒体业务处组织,郑建玲处长主持。中国电子报、中国计算机报、通信产业报、中国电脑教育报、和谐之旅、数字时代、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报刊社的副总编以上人员参加。
本期沙龙主要分享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成功经验并探讨其对我们办好媒体的启示。罗文院长在会上指出,《中国国家地理》是一本优秀的期刊,无论是从影响力还是商业价值都非常出色,作为科学类期刊,它的可读性也非常强。我们从这本刊物的成功经验可以得到三点启示:一、做杂志一定要有思想,有独到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自己的风格,吸引读者;二、有了思想、想法之后,还要让想法落地,找到方法——所谓方法,就是“既要有方向,又要有办法”,从细节入手,狠抓落实;三、要按照商业媒体的规律办事,重视内容和发行。罗院希望我院能打造出一两本有思想、有独到见解和独特影响力的精品刊物。
媒体处李云杰副处长在题为《精益求精 高端生存——<中国国家地理>成功之道》的主题演讲中,具体总结了《中国国家地理》成功的几大要素:
一、定位精准。顺应时代发展、我国中产阶级发展壮大的需要,提出做一本富有时代感的时尚科学杂志。该杂志满足了人们对人文、自然的关注;对旅游、休闲、品位的喜好;而图文结合也符合“读图时代”中产阶层的快节奏和轻松阅读的需要。
二、强大的编辑部及外援。“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编辑记者”的编辑队伍组合,加上一支由优秀的科普作者、摄影师和权威专家组成的外围创作团队,既懂科学、爱科学又具备媒体人的激情和创造力,使杂志融科学性、观赏性、收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三、精益求精做内容。提前策划,每年10月就开始做下一年度的计划;靠话题和专题制胜,探索出“事件+知识”、“人物+知识”、“由头+知识”的报道模式;像做招牌大菜一样做好每期的封面报道;在选题时遵循区域综合性、差异演替性、原创首发三大原则,在编辑时则坚持精准、精彩、精炼三字方针,凸显文风文体的地理味道,注重图片、地图和插图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四、视发行为生命线。发行具有倍增效应。采取多元化的发行渠道,覆盖核心城市和发达地区;明确定位目标受众,建立读者俱乐部,通过丰富的会员活动传播影响力,聚集忠实读者。
五、广告亦精品。像策划内容一样设计广告,坚持赚“有品位”的钱——不爱“平民”爱“贵族”。同时,广告部门与编辑部严格独立。经营部门不能干涉编辑部门的独立,编辑部也不允许参与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