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30日 00:00 来源:赛迪网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近日在2011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题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方向、需求和任务”的报告,以下为报告全文。

当前,全球信息产业正在发生一系列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微软与英特尔的“Wintel联盟”开始瓦解、苹果公司快速崛起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企业、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战略新思路。这些变化到底揭示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哪些发展方向?新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和主要任务又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作出回答。

一、发展方向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正在步入融合、转型和调整的新阶段,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组织形态加速重构,企业跨界竞争愈演愈烈,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面对新形势、新环境,跨国公司纷纷调整战略方向,培育综合集成能力,重构产业生态系统,不断巩固和加强市场优势,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1.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正成为新的产业发展制高点

操作系统一直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制高点,谁掌握了操作系统,谁就绑定了消费者,谁就能够获得竞争优势地位。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Wintel联盟”通过核心处理芯片和操作系统,主导全球信息产业长达30年之久。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互联网电视等新型设备的不断涌现和快速普及,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Wintel联盟”的掌控力大大降低,谷歌的安卓(Android)、苹果的iOS目前已经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操作系统领域居于领先位置,三星、英特尔等巨头也在积极谋划进入,操作系统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竞合的新态势。

由于适应了信息产业从技术融合向终端融合、网络融合、服务融合演变的趋势,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的应用范围将持续拓展,市场份额将快速提升,日益成为操作系统发展的方向,并将决定未来产业发展主导权的归属。

2.基于软件、内容和终端的产业链整合模式正在催生新的产业基本形态

当前,随着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的不断涌现和发展,原有产业边界被全面打破,产业竞争已从企业竞争演进到产业链竞争,IT跨国公司纷纷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力图整合与重构产业链,发展基于软件、内容和终端的整合能力,率先确立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