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部长就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表署名文章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1日 00:00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努力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 苗 圩

最近,中央政治局就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行了第33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阐述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意义,对落实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立意深远,论述精辟,对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一、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历史使命感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工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促进了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工业的主导作用和支柱地位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依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在推进工业化发展长期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的宝贵经验。目前,我国工业大而不强,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积极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着力推进制度环境建设,为工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加强促进工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增强消费对工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制度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推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最根本的是要在制度环境建设上下功夫。